欢迎光临 科创农业 官网!
15年专注温室设施农业现代化 规划 建设 运营一体化服务
全国咨询热线: 0536-5228050
17753606333
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动态>>常见问题

新闻动态

咨询热线

0536-5228050

水肥一体化:设备安装只是开始,如何让灌溉更高效?

作者:时间:2025-02-12 16:58:25118 次浏览

信息摘要:

水肥一体化技术已成为规模化种植和设施农业的“标配”许多种植者往往认为,只要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,就能轻松实现高产高效。然而,设备安装只是步,让水肥一体化发挥更大效率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灌溉施肥制度。

水肥一体化技术已成为规模化种植和设施农业的“标配”许多种植者往往认为,只要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,就能轻松实现高产高效。然而,设备安装只是步,让水肥一体化发挥更大效率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灌溉施肥制度。

 

灌溉施肥制度,就是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特性,结合当地气候、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,制定的一套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案。主要包括:灌水次数、间隔时间、每次灌水量,施肥次数、施肥量、施肥品种。

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01.jpg 

制定灌溉施肥制度的三大原则

1.肥随水走

水肥一体化的核心理念是将肥料溶解于水中,通过灌溉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。因此,灌溉和施肥必须同步进行,确保养分能够高效地被作物吸收。

 

2.少量多次

与传统施肥方式不同,水肥一体化提倡“少吃多餐”,即减少每次施肥量,增加施肥次数。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,还能避免因过量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。

 

3.分阶段拟合

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不同。例如,苗期需要较多的氮肥促进根系发育,而开花结果期则需要较多的磷钾肥。因此,灌溉施肥制度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分阶段制定。

 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02.jpg

制定灌溉施肥制度的四大依据

1.作物的养分需求

根据目标产量计算作物所需的氮、磷、钾等主要养分以及钙、镁、硫等微量元素的量,并按照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配置施肥量。

 

2.土壤质地

不同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不同。例如,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差,需要增加灌溉施肥次数,同时减少每次的灌溉施肥量;而壤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强,可以适当减少灌溉施肥频率。

 

3.土壤pH

土壤和灌溉水的pH值会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。例如,酸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较低,需要增加磷肥的施用量;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(如铁、锌)的有效性较低,需要额外补充。

 

4.气候条件

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水分需求和肥料的吸收效率。例如,高温干燥天气下,作物蒸腾作用加强,需要增加灌溉量;而阴雨天气下,蒸发量减少,应适当减少灌溉量。

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03.jpg 

实时调整:让灌溉施肥更精准

灌溉施肥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

♦连阴天:蒸发量减少,应推迟或提前灌溉,同时减少灌水量。

♦高温干燥:蒸腾作用加强,应提前灌溉或增加灌水量。

♦气温过高或过低: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,应减少施肥量。

♦作物长势异常: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适当增减肥料用量,调整施肥量。


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