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 科创农业 官网!
15年专注温室设施农业现代化 规划 建设 运营一体化服务
全国咨询热线: 0536-5228050
17753606333
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动态>>常见问题

新闻动态

咨询热线

0536-5228050

水肥一体化管网管径如何选?掌握这5点,轻松搞定

作者:时间:2025-04-28 08:56:53245 次浏览

信息摘要:

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现代农业高效灌溉的核心手段,其输配水管网管径的选择尤为关键,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灌溉均匀性、系统能耗及使用成本。合理确定管径需要综合考虑灌溉需求、系统压力、水力损失等多方面因素。

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现代农业高效灌溉的核心手段,其输配水管网管径的选择尤为关键,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灌溉均匀性、系统能耗及使用成本。合理确定管径需要综合考虑灌溉需求、系统压力、水力损失等多方面因素。

水肥一体化管网管径01.jpg 

1. 计算灌溉需水量

灌溉需水量是确定管径的基础依据,需结合作物种类、生长阶段、种植密度、气候条件及土壤特性进行综合评估。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差异明显,例如,果树在果实膨大期对水分需求较高,而苗期则相对较低。可以通过查阅农业灌溉手册或借助专业灌溉软件获取参考数据,并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进行适当调整。

水肥一体化管网管径02.jpg 

2.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

灌溉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所采用的灌溉方式:

滴灌系统:工作压力一般在1~3公斤/平方厘米之间,流量较小但对稳定性要求较高。

喷灌系统:工作压力较高,通常在3~5公斤/平方厘米,流量较大。

 

设计流量需根据灌溉面积、作物需水量、灌溉时间及系统效率计算得出。例如,若某块农田每天需灌溉10立方米水,计划在5小时内完成,则系统设计流量至少为2立方米/小时。此外,还需考虑灌溉设备的实际出水效率,确保流量能满足峰值需求。

 水肥一体化管网管径03.jpg

3. 评估管网水力损失

水流在管道中流动时会产生摩擦阻力,导致压力沿程下降。影响水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包括管材、管径、管道长度及水流速度。一般来说,管径越小、管道越长、流速越高,压力损失越大。对于塑料管道(如PEPVC),每100米的压力损失通常在0.5~1公斤/平方厘米之间。若系统末端压力不足,可能导致灌溉不均匀,因此需合理控制水力损失。

 水肥一体化管网管径04.jpg

4. 选择合适的管径

根据设计流量和允许压力损失,可参考管材水力性能表或借助专业软件进行管径选择。通常遵循以下原则:

 

干管(主管):负责输送全部灌溉用水,管径较大,如63~110毫米。

支管:根据所负责的灌溉区域分配流量,管径一般为32~63毫米。

毛管(田间管道):直接连接灌水器,管径较小,如16~25毫米。

 

例如,若系统设计流量为3立方米/小时,管道总长500米,允许压力损失为3公斤/平方厘米,可选择63毫米的PE管,以确保末端仍有足够压力。

 水肥一体化管网管径05.jpg

5. 预留适当余量

为应对未来可能的灌溉需求增长、设备老化或系统扩展,建议在计算管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一个规格。例如,若计算得出50毫米管径合适,可选用63毫米管材,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。


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: